在武定县,彝绣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,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,绣娘们用一双双巧手绣出了幸福新生活。
彝族刺绣 徐俊 摄
彝族刺绣 徐俊 摄
千年技艺,代代传承
武定彝绣文化底蕴深厚,至今已传承一千余年。在彝家山寨里,刺绣是彝家女子的必修课,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刺绣技艺成为她们生活的一部分。从五六岁开始,彝族女孩便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刺绣针法、配色和画花样,到十几岁就能独立缝制和刺绣衣服鞋子。这种代代相传的技艺,承载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彝绣传承 徐俊 摄
产业化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
近年来,武定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彝绣产业的发展,通过成立彝绣产业专班,出台多项扶持政策,构建融合发展模式,将彝绣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。通过组织引领、人才带动、合作交流、宣传推动等方式,让彝绣技艺“活”起来,彝绣经济“兴”起来,彝绣产业“强”起来。
彝绣霓裳 徐俊 摄
武定县深入挖掘彝绣文化资源优势,推动彝绣与现代生活相结合,从传统彝族服饰向包具、家居饰品、礼品工艺品、商务配件等品类拓展。这不仅丰富了彝绣产品的种类,也让彝绣绣品走进了群众的日常生活,提高了绣娘们的收入。最新数据统计,2023年武定彝绣产业实现总产值1620万元,相比前一年实现了显著增长。目前,武定县已有5800名绣娘投身于彝绣产业之中,她们用巧手编织梦想,用针线绘制生活,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巾帼力量。
彝绣传承 余林强 摄
创新融合,走向世界
在保护中传承,在传承中创新。武定彝绣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,积极与现代元素相结合,创新设计,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。同时,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和时装秀,武定彝绣逐渐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在意大利米兰时装周上,蕴含东方美学的彝绣服装闪亮登场,向世界展示了彝绣的独特魅力。
彝绣服饰展演 李佳鑫 摄
此外,武定县还通过举办彝族火把节、花山节、桃花节、牡丹文化旅游节等节假日活动,组织开展刺绣比赛、彝族服饰展演等,全方位展示彝绣的独特魅力。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,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。
绣娘展风采,共绘新图景
在武定县,彝绣传承人通过培训和“传帮带”,将刺绣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彝族妇女,让她们也能通过传承彝绣技艺实现增收致富。
近三年来,已成功举办35期培训班,惠及绣娘人数达3260人次,实现了人才培育的规模化与高效化。培训内容既深耕传统,精细传授刺绣技艺的精髓,又面向未来,融入现代设计思维与市场营销策略,确保绣娘们在技艺传承的同时,也能紧跟时代步伐,满足市场需求。
小小绣花针,托起大产业。武定彝绣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