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定县插甸镇以实现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养为目标,因地制宜整合资源,推动乡村全域适老化转型,促进乡村老年人生活品质大提升。
整体布局,构建适老生活大场景。推进整体规划,插甸镇把适老化改造融入农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之中,依托“干部规划家乡”活动,实现村间道路全面硬化、亮化,方便老年人出行。建设活动广场、文化长廊、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时,也充分做好适老化设计,把适老化改造目标融入村庄发展规划。“我们村为了扩大‘家门口’就业,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集中流转土地300余亩,引进优质芦笋、‘虾+稻’混作、‘菌+粮’轮作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,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流转土地400余亩建设蔬菜大棚,累计为低龄老年人提供在村就业机会100余个。同时,做好基建适老化改造,硬化、拓宽村间道路6.6千米,安装太阳能路灯386盏,让老人们在村里生活得舒心开心,孩子在外拼搏放心安心。”哪吐村党总支书记凤珅说。
因地制宜,打造文娱活动小园地。兴建文娱活动点,3个村利用党员活动中心、文化长廊等原有公共场所,通过项目支持、村内捐资等方式,购置月琴、喜笛、二胡、三弦等民族传统乐器,订阅各类报刊杂志,制作多种棋盘,建立“颐乐之家”活动园地,为村内老年人开辟文娱活动空间。每个村建立文娱活动队,适时组织文娱活动,结合“一约七会”治理新架构,发动村民广泛组织日常和节庆文娱活动,先后组织体育比赛、斗鸡、棋牌、民歌比赛等活动,极大地丰富全镇老年人精神生活,也提升了村民生活幸福感。
数字赋能,拓展便捷服务微空间。实施适老化数治网格,在镇党委、镇政府支持下,12个村依托“数治插甸”系统,通过“网格化+信息化+人员化”的“一户一码”工作体系,实现数治服务“零距离”,扎实开展“五小”工程,“小食堂”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2098人(次),“小药箱”服务334人(次),“小家政”服务151人(次),“小代办”服务546人(次),“小热线”服务601人(次不通过基层网格,培训引导老龄村民及其家人及时上报服务请求,督促村内各级网格员实时响应服务。同时,做好“留守人员健康监测”系统智能终端入户工作,为村内留守老人配发监测联络终端和健康监测手环,并培训其使用方法,运用数字渠道充分赋能提升老年健康服务。